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旅游 -> 吴忠文旅频道 -> 非遗民俗
喜牛舞
2022-10-09 09:30:53   
2022-10-09 09:30:53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喜牛舞

 

  “喜牛舞”作为青铜峡市传统民间舞蹈的优秀代表之一,主要流传于以第六代传承人王光磊为主的青铜峡市境内。

  “喜牛舞”又称“保子牛”,动作以模仿牛的动律和风格为主。人物以男摇女扭,童子跳蹦为舞蹈的基本动律。

  舞蹈按照“喜牛舞”的动律进行表演,跳出了人民群众丰收的喜悦以及日常生活状况和生产方式。

  “喜牛舞”的音乐、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,较好地保持了原始风貌,对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产、生活环境、风俗、信仰、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,也为传承“喜牛舞”这一传统民族、民间舞蹈赋予了新的时代感和使命感。

  传统的“喜牛舞”主要表现的是当地村民得子后与牛共舞、共同庆贺丰收成果的喜悦心情。

  在欢快的唢呐声中,父母扭起秧歌,儿子抱着果实引牛出场,黄牛一步一点头,一家人围着黄牛,逐一表达着对黄牛的感谢之情。

  老人给牛捋皮毛,给牛擦脸,给牛戴草帽。

07.jpg

03.jpg

  天真顽皮的孩子则骑着牛,与牛逗乐,给牛喂食果实。表演开始,一男一女,两个童子以及两头牛,个个情绪饱满,舞蹈动作时而欢快,时而轻盈,曲调幽美婉转,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。

  表演形象、生动、有趣,曲调优美、热闹,风格泼辣、幽默,一直以来颇受当地群众喜爱。

  “喜牛舞”的舞蹈套路及动作约有20多个,男摇女扭,童子蹦跳是“喜牛舞”人物的基本舞蹈动作。

  牛的动作不好掌控,要求演员必须配合默契,要在轻快的锣鼓声中,慢而轻快地舞动,走一步要点一次头,要表演得象真牛一样。如果演员表演得不到位,便不能展示出牛的动律和风格。

  陈师傅对牛的动作曾作过这样的描述:“举步轻盈头要摇摆,抬头好似口微笑,性情温顺同人情,卧似船,跑似风。”

  早期的“喜牛舞”是一旦一生,两个人表演一头牛的形式。后期发展为一旦三生、两童表演的群舞。

  只舞不唱,被称之为“武牛”,技艺和舞蹈性极强。乾隆初年“喜牛舞”发展成两人扮演一头牛表演,后来又演变为两头牛8个人表演。

  现今发展为多头牛、多人物共同表演,再配上优美、柔和、节奏明朗的音乐形式,使得“喜牛舞”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,并成为一种有情节艺术特点的民间传统舞蹈节目。

  “喜牛舞”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,其传承有兴有衰。汉代(公元二五八年)年间,由山西大槐树举家来宁夏的陈家流传至青铜峡市大坝镇,早期叫“宝子牛”。

  据陈家的老一辈艺人回忆,唐代是“喜牛舞”的盛行时期,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军界,都颇受人们喜爱。流传至宋代曾与其他民间舞列队登台同演。明代,朝廷禁止民间舞在城乡活动,加之战争不断、民不聊生,使得这个民间舞逐渐衰落。

  明末清初“喜牛舞”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,并成鼎盛期。当时在青铜峡境内一带能表演陈家“喜牛舞”的有6家,共24人,大家通过协商将“宝子牛”改为“喜牛舞”。

  清代后期,封建统治阶级排斥各种民间艺术,“喜牛舞”也难逃一劫,从此退出舞台。新中国解放前夕,“喜牛舞”已屈指可数。新中国成立后,文艺复苏,“喜牛舞”重新登上了文艺舞台。

01.jpg

05.jpg

  80年代初期,到第五代传承人陈国江辈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。

  80年代中期,青铜峡市文化馆对民间文化进行收集整理,完整地保存了陈国江所描述的“喜牛舞”的全部内容,较好地记载了“喜牛舞”的舞蹈、音乐、服饰、历史渊源以及发展前景。

  现今,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,每逢春节社火比赛活动,“喜牛舞”便成了青铜峡市大坝镇的一个传统文化品牌。

  目前“喜牛舞”经过第六代传承人王光磊的挖掘、研究、查阅,以及走访宁夏文联原副主席马学礼、宁夏舞蹈家协会主席张伟、副主席庞玉英、王玉梅、冯雅丽、石峰等,重新整理和编排,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将同为非遗项目的“单鼓舞”融入其中,使得“喜牛舞”这一传统民间舞蹈更具可看性、观赏性和传承性。“喜牛舞”尤其符合儿童舞蹈的特点,适应于在学校环境下传承。

  近年,“喜牛舞”先后荣获全区少儿“希望杯”舞蹈大赛创作三等奖、全区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一等奖。

  曾应邀参加2018年宁夏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大型晚会“童心耀塞上”以及在宁夏大剧院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协会的“大手拉小手”演出中获得高度赞誉。


【编辑】:葛龙
【责任编辑】:葛龙
【宁夏手机报订阅:移动/联通/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/10655899/10628889】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宁)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 宁ICP备10000675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